ugc是什么 ugc PGC ogc是什么
ugc是什么?
UGC是“user generated content”的縮寫,中文可譯為“用戶生產內容”,即網友將自己DIY的內容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展示或者提供給其他用戶。UGC在中國是伴隨著以提倡個性化為主要特點的WEB2.0的概念興起的。UGC并不是某一種具體的業務,而是一種用戶使用互聯網的新方式,即由原來的以下載為主變成下載和上傳并重。WIKI指的是一種網上共同協作的超文本系統,可由多人共同對網站內容進行維護和更新,是典型的靠UGC運作的系統。
UGC?是“user?generated?content”的縮寫,中文可譯為“用戶生產內容”,即網友將自己?DIY的內容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展示或者提供給其他用戶。
UGC?在中國是伴隨著以提倡個性化為主要特點的WEB2.0的概念興起的。在?UGC?模式下,網友不再只是觀眾,而是成為互聯網的“網中人”。
UGC的概念最早起源于互聯網領域,即用戶將自己原創的內容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展示或者提供給其他用戶。UGC并不是某一種具體的業務,而是一種用戶使用互聯網的新方式,即由原來的以下載為主變成下載和上傳并重。YouTube等網站都可以看做是UGC的成功案例,社區網絡、視頻分享、博客和播客(視頻分享)等都是UGC的主要應用形式。
PGC(全稱: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互聯網術語,指專業生產內容(視頻網站)、專家生產內容(微博)。用來泛指內容個性化、視角多元化、傳播民主化、社會關系虛擬化。也稱為PPC,(Professionally-produced Content)。PGC與UGC(用戶產生內容)相對應。
早期一些視頻網站采用的是UGC(用戶生成內容)模式,UGC有個好處是用戶可以自由上傳內容,豐富網站內容,但不利的方面在于內容的質量良莠不齊;
專業生成的內容
PGC模式,分類更專業,內容質量也更有保證;現在的電商媒體,特別是高端媒體采用的也是PGC模式,其內容設置及產品編輯均非常專業,非UGC模式能達到的
中國視頻網站內容生產從UGC到PGC的走勢,不只是觀念世界的語詞更替戲法,而是基于機制、資本量、生產者、內容和受眾等五個面向的積累和支撐,按照互聯網傳播和市場運作規則產生的業態演進。
PGC經由傳統廣電業者按照幾乎與電視節目無異的方式進行制作,但在內容的傳播層面,卻必須按照互聯網的傳播特性進行調整:
第一,各種類型的節目,綜藝、談話、紀錄片等,都面對著更加沒有耐性的互聯網受眾,于是,皆需按照一定的主題、關鍵詞進行“切割”——可能整期節目看不下來,但可以只看感興趣的某個片段。
第二,互聯網是一個海量信息集納的傳播平臺,整體越是海量,個體反而越是需要純粹。單期節目的選題、內容要純粹;單個片段的重點、亮點更要純粹。
第三,由于互聯網的實時更新、持續在線等特質,視頻網站自制節目更加可以、也更加需要保證內容的因時而動、與時俱進。以搜狐視頻為例:2011年《快樂女聲》總決選前后,《搜狐大視野》推出《超女快女背后的故事》系列紀錄片,引來海量觀看點擊;此外,金星在2011年因為參加浙江衛視、東方衛視節目的評委工作而熱議頻頻,《搜狐大視野》適時推出張元導演2000年紀錄片作品《金星小姐》,反響巨大
開放地理空間信息聯盟(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OGC)致力于提供地理信息行業軟件和數據及服務的標準化工作。OGC在1994年到2004年期間機構名為Open GIS Consortium, 后因業務需要更名。OGC Web矢量服務允許客戶端從多個Web矢量服務中取得使用地理標記語言(GML)編碼的地理空間數據,這個服務定義了五個操作:GetCapabilites返回Web矢量服務性能描述文檔(用XML描述);DescribeFeatureType返回描述可以提供服務的任何矢量結構的XML文檔;GetFeature為一個獲取矢量實例的請求提供服務;Transaction為事務請求提供服務;LockFeature處理在一個事務期間對一個或多個矢量類型實例上鎖的請求。
開放地理空間信息聯盟 (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OGC)
,致力于提供地理信息行業軟件和數據及服務的標準化工作。OGC在1994年到2004年期間機構名為Open GIS Consortium, 后因業務需要更名。
OGC是一個非盈利的志愿的國際標準化組織,引領著空間地理信息標準及定位基本服務的發展。在空間數據互操作領域,基于公共接口訪問模式的互操作方法是一種基本的操作方法。通過國際標準化組織(ISO/TC211)或技術聯盟(如OGC)制定空間數據互操作的接口規范,GIS軟件商開發遵循這一接口規范的空間數據的讀寫函數,可以實現異構空間數據庫的互操作。
基于http(Web)XML的空間數據互操作是一個很熱門的研究方向,主要涉及Web Service的相關技術。OGC和ISO/TC211共同推出了基于Web服務(XML)的空間數據互操作實現規范Web Map Service,Web Feature Service,Web Coverage Service以及用于空間數據傳輸與轉換的地理信息標記語言GML。OGC提出了一個能無縫集成各種在線空間處理和位置服務的框架即OWS (OGC Web Service),使得分布式空間處理系統能夠通過XML和HTTP技術進行交互,并為各種在線空間數據資源、來自傳感器的信息、空間處理服務和位置服務,基于Web的發現、訪問、集成、分析、利用和可視化提供互操作框架。
一般認為Web2.0(論壇、博客為代表)和Web3.0(社交平臺、微博客為代表)的相繼流行,UGC(User-generated Content,用戶生產內容,也稱UCC,User-created Content)功不可沒。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網上內容的創作又被細分出PGC(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專業生產內容,也稱PPC,Professionally-produced Content)和OGC(Occupationally-generated Content,職業生產內容),甚至有UGC、PGC和OGC誰是主 流的討論。
這三者之間既有密切聯系又有明顯的區別。一個平臺(網站)的PGC和UGC有交集,表明部分專業內容生產者,既是該平臺的用戶,也以專業身份(專家)貢獻具有一定水平和質量的內容,如微博平臺的意見領袖、科普作者和政務微博。PGC和OGC也有交集,表明一部分專業內容生產者既有專業身份(資質、學識),也以提供相應內容為職業(職務),如媒體平臺的記者、編輯,既有新聞的專業背景,也以寫稿為職業領取報酬。
因此,UGC和PGC的區別,是有無專業的學識、資質,在所共享內容的領域具有一定的知識背景和工作資歷。PGC和OGC的區別,相對容易,以是否領取相應報酬作為分界,PGC往往是出于“愛好”,義務的貢獻自己的知識,形成內容;而OGC是以職業為前提,其創作內容屬于職務行為。是否有非專業的OGC?
從上圖也看到UGC和OGC沒有交集。在一個平臺(網站)上,用戶和提供商總是相對的,兩者之間,既是該平臺的用戶也是該平臺的提供商的角色可能有,但屬于極少的群體。
以OGC為代表的網站如各大新聞站點、視頻網站,其內容均有內部自行創造和從外部花錢購入版權;以UGC為代表的網站如各大論壇、博客和微博客站點,其內容均由用戶自行創作,管理人員只是協調和維護秩序;PGC則在這兩種網站中都有身影,由于其既能共享高質量的內容,同時網站提供商又無需為此給付報酬,所以OGC站點和UGC站點都很歡迎PGC。
顯然,PGC是稀缺的,由于內容的生產是需要成本的(時間、人力和物料),不給付報酬恐難維繼,而給付報酬的PGC則歸屬到OGC的范疇。無論是以內容提供見長的新聞站點、視頻網站,還是以互動服務見長的社區、社交站點,都努力爭取更多的PGC。
或許PGC只是業界的一種錯覺,根本上來看,PGC是UGC中的一部分,只是這部分內容相當精彩。互聯網內容供應仍是涇渭分明的UGC和OGC。
核心觀點:
一、 漫畫行業:移動網絡漫畫快速崛起,商業模式仍未成熟
據速途研究院統計信息, 2016 年我國網漫用戶達 7075 萬人, 2017 年預計這一數字將破億, 網絡漫畫市場前景廣闊。 網絡漫畫平臺主要有三大收入來源,內容付費、版權開發和廣告收入,以內容付費和 IP 衍生為核心的商業模式已經清晰。漫畫付費仍處于試水階段,成熟的付費模式仍待探索, 資本助力, 版權開發各平臺積極推進。
二、 快看漫畫:專注 PGC 打造頭部, 內容付費和 IP 衍生正在開發
根據快看官方信息,截止 2017 年 12 月,快看漫畫總用戶量達 1.3 億,月活近 4000 萬,日活近 1000 萬,在用戶活躍度和市場滲透率等多個指標上領跑垂直漫畫市場, 本文將詳細分析快看漫畫異軍突起背后的內容之道、核心競爭力以及未來盈利點。
內容為王: 爆款+大 V 入駐助推用戶快速增長, 顏值+符號+條漫+輕娛樂,緊抓年輕人喜好,受眾突破二次元圈層。 從女性漫拓展男性漫、 少年漫,持續引進日漫,改編頁漫,內容不斷升級致力打造全民級漫畫平臺。
核心壁壘: 擁有一支有獨特嗅覺的內容團隊和包裝運作團隊, 在生產、采編、 營銷包裝三環節優勢盡顯。 憑借高薪酬和高流量保留人才,社區經營培養漫畫新星。 2018 年起快看將在 3 年內投入 5 億元,重點用于扶持漫畫作者,制作精品內容。
內容付費: 堅持用戶體驗,僅少量作品推出“付費搶先看”功能。 快看女性用戶占比高達 72.52%,中等、中高以及高等消費能力用戶達 71.05%,在這樣強有力的沖動型消費者群體的支撐下, 快看付費前景可觀。 版權運營:出版圖書十分暢銷,已有 6 部作品進行影視授權,游戲中心已上線。
三、 從韓國漫畫分析快看消費和孵化前景,快看未來增長空間大
據韓國 KT 經濟研究所統計,總人口僅僅 5000 萬左右的韓國, 2015 年 webtoon(網絡漫畫) 市場在 42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 25 億)左右(包括衍生品和授權)。 付費價值: 內容付費收入=月活躍用戶數*付費率*月均付費金額*12,參照網文市場和韓國漫畫行業, 計算得 2025 年預計快看平臺漫畫付費收入區間為 13.8-41.4 億元。孵化價值: 快看平臺內容題材和韓漫相似,愛情、爆笑和驚悚居多,韓國此類題材漫改影視的成功證明主打女性漫的快看孵化價值也不容小覷。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