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代理 域名代理平臺推薦
域名代理,就是域名出售量比較大的客戶,可以從域名注冊商手上拿到很低的價格進行二次銷售,或者自用。
第一家,Godaddy。這家公司已經成立很久了,占據整個市場將近30%的份額,是全球最大的域名注冊商。他們的信譽良好,值得信賴,不過對他們的負面消息和投訴也不少。可能我們不知道,最開始的域名價格是非常貴的,接近11美元一個月,難以置信吧!目前,Godaddy管理著全球超過3400萬個域名,并且這個數字還在增長。Godaddy不僅提供域名,他們還提供郵箱空間、主機空間以及自助建站產品。
第二家,Enom。Enom對中國客戶來說也很熟悉,不過他要趕超Godaddy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他們占據市場的8%份額。Enom的直接用戶價格是非常貴的,他們家主要是靠放代理,在中國的代理也有不少的。Enom管理著超過1000萬個域名。
第三家,TuCows。這家也主要是通過代理商來銷售域名,他們擁有6%的市場份額。管理著800萬個域名,域名的年費在15美元左右,相比Godaddy來說還是貴不少。他們家也提供諸如虛擬主機之類的其他網絡服務。
第四家,NetworkSolutions。這是一家非常老道的域名注冊商,之前萬網就是代理他們家的。他們占據了5%的市場份額,管理著600萬個域名。只是他們的費用也比較高,高達35美元每年。
第五家,1&1。他們是歐洲域名市場的領頭羊。擁有超過500萬個歐洲域名,這家公司還有一個名字叫做Schlund+Partner。
第六家,MelbourneIt。這是一家澳大利亞的域名公司,提供com/org/biz/info/edu等多種域名后綴。目前占據3.5%的市場份額,管理著400多萬個域名,費用也比較高的。
第七家,Wildwestdomains。這是Godaddy的姊妹公司,占據3%的市場份額,管理300多萬個域名。他們主要是為域名代理商提供域名批發服務。
第八家,Resellerclub。這是一家來自印度的公司,域名的價格非常便宜,目前也已經打入中國市場,知名度挺高。他們占據2.1%的市場份額,管理著超過240萬個域名,為全球的客戶提供低價實惠的域名注冊服務。
1. 阿里云(萬網) wanwang.aliyun.com
主營業務:域名注冊、虛擬主機、企業郵箱
印象:老牌域名注冊商,運營正規。
評價:國內最知名的域名注冊商,成立時間早,域名保有量國內第一。萬網被阿里收購后,成為其旗下品牌,目前虛擬主機和域名等業務逐漸被淡化,成為阿里云整個產品體系中的一小部分,未來預計將被阿里云這個品牌完全取代。阿里云在線客服較少,用戶聯系客服不便,不適合普通用戶使用。
2.易名中國www.ename.cn
主營業務:域名注冊、域名交易
印象:專注域名交易。
評價:國內域名持有量增長較快的域名注冊商。易名依靠域名交易起家,主要面向域名投資者。易名目前是國內知名的域名交易平臺,在域名交易方面人氣比較高,也因此增加了不少域名持有量。易名近幾年域名注冊數量增長較快,主要以CN域名為主,啟用了多個官網,推出了域名資訊和域名交流論壇。
3.西部數碼 www.west.cn
主營業務:域名注冊、虛擬主機、云服務器、企業郵箱、企業建站
印象:老牌服務商,性價比高、服務好、響應速度快。
評價:成立于2002年,專注于中小企業客戶和個人用戶的頂級域名注冊商,以性價比和服務品質獲得快速成長。近年來在域名注冊、管理使用、流通等多個環節進行了創新突破。域名解析穩定快速、價格適中,并且客服的整體水平不錯,廣受好評。同時還推出了域名搶注、域名交易、域名停放等增值服務,被評為中國五星級注冊服務機構。該企業在新頂級域注冊推廣方面,成績斐然,根據權威統計機構(http://ntldstats.com)統計數據顯示:目前,西部數碼在新頂級域注冊服務商全球排名第9位,中國區第二位,在.wang域名領域的市場占有率約為42%,位列全球第一。除止之外,.top、.xyz等新頂級域的其市場份額也名列前茅,發展勢頭很好。
4.35互聯 www.35.com
主營業務:域名注冊、虛擬主機、云主機、企業郵箱、視頻會議、企業OA
印象:業務重心轉移,不溫不火。
評價:35互聯成立于2004年,其前身是“中國頻道”,也是國內成立較早的域名注冊商之一。主要提供智能過濾垃圾郵件系統,后來開始提供企業OA辦公系統等企業級服務,曾獲得“五星級中國互聯網地址注冊服務機構”稱號。不過在上市后,其產品重心轉移到手機、pad、企業辦公系統等業務,公司正在逐漸向企業辦公服務商轉變,域名業務逐漸淡化,據idcPS統計的數據顯示,35互聯的域名市場份額在2014年連續數月呈下降走勢。
當然是要獲得ICANN認可的注冊服務機構就靠譜
InterNIC - Registrar List
他們跟ICANN簽的RAA都是一樣的,靠譜程度也是一樣的
凡是沒簽的注冊商,都是代理,那就基本沒那么靠譜了
看到那么多人推薦GoDaddy,作為過來人實在是看不下去。
首先說說自己的經歷,本人不是專職炒域名的,但是平時喜歡做些小東西,碼農本性啊。買域名快10年了,前后也有十幾個,其中有一些用到現在,大部分1年以后就沒再續。注冊商前前后后換過好幾家,海外的那幾家大的基本上都用過。在這里逐一點評一下。許多時候價格當然重要,但是買東西真的不能只看價格。
先說GoDaddy
這個公司的規模夠大,畢竟起步早,推廣也很不遺余力。但是老實說他們不管是從節操上還是能力上都不太跟得上時代了。黑點實在太多,一條一條寫:
- 最近幾年出過好幾次DNS被黑的情況,要知道域名注冊商的DNS服務器被黑可不是小事情。幾千萬的網站隨時解析不了,但就是這樣GoDaddy還是被黑了不止一次。可見內部管理已經僵化,反應不過來了。找則新聞大家練練英語:GoDaddy Hacked, Millions of Sites Down
- GoDaddy前幾年偷域名的事情搞得沸沸揚揚。許多人在GoDaddy上搜好的域名第二天上去買了就發現被GoDaddy給搶注了,到了二級市場價格直接翻上成百上千倍。
- 這個公司的定價策略不是很透明。比如有一次看到.com域名2.99刀的,點進去一看原來是要簽兩年合約的第一年才2.99刀,第二年就要回到14.99.算下來兩年也沒比namecheap便宜多少。倒不是說真的稀罕這點錢,有的時候就是不喜歡繞著彎兒來騙你的感覺。
- 本身的銷售團隊KPI考核壓力太大,連他們的客服都是不遺余力地想賣你東西。有什么問題打電話過去問題還沒解決先問你要不要續費,哭笑不得。
- DNS更新速度很慢。至少前幾年要好幾個小時才生效。幾年沒用了不知道現在有沒有好點了。
- 他們支持SOPA。對于我來說這是無法接受的互聯網公司立場。當然這只是這是我的個人立場,不展開。
但就是這樣的一個奇葩公司,不知道為什么在國內有那么多人追捧。我在剛剛開始要買域名的時候也是在某個論壇看到了類似的帖子一邊倒地推薦GoDaddy,結果是好多年的窩火。今天憤怒地寫出來,就是希望大家不要重蹈覆轍。
http://name.com
在被GoDaddy虐了好幾年以后,經朋友推薦了http://name.com,只用了一次就全轉過去了。你要說他們有什么特別的,其實真的沒什么。就是買東西 -> 付錢 -> 開用。 老實說我們消費者其實真的很容易伺候,只要 許諾多少=給多少 的大家基本上就跪了。價格上來說,新注冊的會比GoDaddy貴一些,10刀左右,但人家續費也是同一個價,不會一不小心被高價續費,那叫一個心疼。http://name.com的問題是他們的域名服務器更新速度跟GoDaddy差不多,改個DNS都要好幾個小時。
但這幾年http://name.com做了幾件讓我小小不爽的事情:
- 大部分域名都提價了,比如.com從$9.99到了$10.99。
- 在別人都開始提供免費ssl的時候,他們居然連自己的主站都不用ssl(印象中是今年8月才開始用)。這讓我覺得有點不放心。
于是我又問了一圈朋友,終于找到了namecheap。
namecheap
真是后知后覺,居然直到去年底才發現這個神器。各方面都不錯,是我現在的主注冊商,強烈推薦。namecheap的價格不算最便宜的,但是各方面做得真的真的都很好,包括但不限于:速度,控制臺,客服響應,穩定性,免費的ssl和whois privacy等等。而且碰到了域名轉出和退款什么的都完全不拖泥帶水,可以說性價比非常高。
enom
enom在國內可能知名度不是很高,但其實是很老牌的域名注冊商,namecheap直到最近之前還只是個enom的分銷商(就是說他們直到最近才成為ICANN的正式域名注冊商)。Google App提供的域名管理后臺就是GoDaddy和enom二選一,換句話說Google也是enom的分銷商之一。(話說真是懷念幾年前的Google App,每個在Google上注冊的域名都會送Gmail、Google Calendar等神器,這么多東西一年才10刀實在是超值,想想現在每個月至少要5刀,后悔沒多弄幾個哎)。
enom現在的問題是他們企業路線對我們不友好。這個公司逆互聯網的趨勢而行,這幾年極其注重分銷市場,而懶得搭理最終消費者市場(懷疑公司是不是被三哥把持了)。搞到現在他們的零售價格比起http://name.com和namecheap都要更高一些。而客服也比較不上心。總的來說屬于沒有太大缺點但是也沒什么吸引力的,雞肋化了。
1&1
最后我想專門提一下1&1。如果說GoDaddy是個奇葩的話,這個公司真是奇葩中的戰斗機。首先他們家的價格真的是很便宜,便宜到你會有“臥槽有沒有搞錯”的想法。但是千萬不要上當,尤其是綁定信用卡。我再強調一遍,千!萬!不!要!上!當!隨便在網上搜一把就能看到無數人的血淚史,域名無法轉出,域名轉出以后信用卡繼續扣錢,客服永遠沒人聽電話,客服聽不懂英語,要知道這可是美國公司啊親!
0 Comments.